Loading...
Larger font
Smaller font
Copy
Print
Contents
從心出發 - Contents
  • Results
  • Related
  • Featured
No results found for: "".
  • Weighted Relevancy
  • Content Sequence
  • Relevancy
  • Earliest First
  • Latest First
    Larger font
    Smaller font
    Copy
    Print
    Contents

    4月28日 良善的撒瑪利亞人(二)

   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,包裹好了,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,帶他到旅店裏去,照應他。(路10:34)FH 125.1

    在這個比喻中,耶穌講到了一個外人,一個鄰舍,一個遭難受傷垂死的弟兄。……祭司和文士雖然讀過律法,卻沒有將它帶入自己的實際生活。FH 125.2

    在說到祭司和利未人,對待那個受傷之人的態度時,那個律法師並沒有聽到與他自己的觀念不同的內容,與他受教的律法所要求的形式和儀文也沒有什麼抵觸。但耶穌展示了另一幅畫面:「唯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裏,看見他就動了慈心,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,包裹好了,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,帶他到旅店裏去照應他。」FH 125.3

    耶穌在揭露了本國的代表人物所表現的冷漠和自私之後,便指出了猶太人所鄙視、憎恨、咒詛的撒瑪利亞人,在他們面前將他樹立為品格的榜樣。他的品格遠比自稱高尚公義的人優越。FH 125.4

    每一個自稱為上帝兒女的人,都應注意這個教訓的每一細節。……那個撒瑪利亞人看到面前有一個受苦遭難需要幫助的人;他一看見就動了惻隱之心。FH 125.5

    那個撒瑪利亞人隨從了仁愛之心的激勵。基督展示了這幅畫面,就是對祭司和利未人無動於衷的嚴厲責備。但這個教訓不只是給他們的,也是給現今基督徒的,是對我們的一個嚴肅警告。為了人性的緣故,我們必須對遭受苦難的人表示憐憫同情。FH 125.6

    耶穌在良善的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中,描繪了祂自己的慈愛和品格。基督的一生對失喪和犯錯的人,充滿了愛心的行為。那個遭遇搶劫、遍體鱗傷的人代表罪人。淪喪的人類蒙受苦難,赤身露體,流血不止,一無所有。耶穌用自己的義袍遮蓋了那人。凡信祂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。—《時兆》,1894年7月23日。FH 125.7

    Larger font
    Smaller font
    Copy
    Print
    Cont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