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上帝和自然界相联接
在碧绿的幽谷、丛林、山麓,耶稣与他在天之父交往。MH 51.1
救主在世上的生活,是一种与上帝和自然界相联接的生活。他在这种联接之中,就向我们展显了有能力之生活的秘诀。MH 51.2
耶稣是个热心服务,操劳不倦的工人。在人类之中从未有什么人负过像他那样重大的责任。从未有什么人为世上的罪愆和忧愁,担过像他那样沉重的担子。从未有什么人心中火热,像他那样为求人类的幸福而劳力,但是他的一生却还是个康健的人。无论在肉体或灵体方面,他都是映证着那只被杀献祭的羔羊,是“无瑕疵无玷污的。” 彼得前书1:19 他的肉身和灵体双方都是一种例子,足以表示在上帝的旨意之中,人服从了他的律法所应该达到的地步。MH 51.3
众人在耶稣的脸上,可以看出一种神圣的慈怜和自觉的能力相调和的神态。他的周身似乎是被一种属灵生活的空气包围的。他的态度是柔和谦恭,但是同时却也有一种不显露而不能完全隐藏的威力,足以感化众人。MH 51.4
基督在世传道的时候,常有一班假冒为善的奸人与他寻仇,要谋害他的性命。他的一举一动都有奸细从旁窥伺, 要从他的口中找寻把柄。当时国内最灵敏最有教育的人,都在设计如何在与他辩论的事上将他打倒。但是他们到底无隙可乘,在陷害耶稣的计划上常遭失败,在这位卑微的加利利教师面前常蒙羞辱。基督的教训之中含有一种人所从未知道的生气和能力。就是他的敌人也只好承认说:“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。” 约翰福音7:46MH 51.5
耶稣的童年,虽处穷困之中,却未受恶时代风俗的腐化。他虽在木匠铺中作工担负着家庭生计的重任,却常在学习顺从和勤劳之余,到自然界的景物之中去得休息,从研究宇宙间的奥秘方面增长知识。他切心研究上帝的道。他最快乐的时候,便是放下工作到田野里去,在幽静的山谷中默想,在山边或树林之中与上帝来往。他常在清晨之时,往隐密的地方沉思凝想,查考《圣经》,或向天父祈求。他用歌声欢迎晨光。他用感谢的欢唱振起工作时间快乐的精神,并把天上的快乐带给一切疲乏颓唐的人。MH 52.1
耶稣在世作工的时候,他的生活大部分是一种户外的生活,他从这地方到那地方,都是步行的。他的教训大都也是在野外讲的。在训练门徒的时候,耶稣往往从扰嚷的城中把他们带到安静的田间,因为这幽静的环境,与他所要教训他们的俭朴、笃信、克己的道理比较适合一些。 耶稣离加利利海不远的山边树林召选了十二个门徒,他的《山边宝训》也是在那里讲的。MH 52.2
基督欢喜把民众聚在野外空旷的地方,或树木青葱的山旁,或湖光飘渺的岸上。这样使他们置身在他自己所创造的一切之中,他就可以把他们的思想,从为人的事上移注到天然的事上了。在自然界的生长和发育方面,就足以显示天国的原理。如果人能睁开眼睛观察山岭,和上帝奇妙的作为,他们就可以学习神圣真理之中的宝训。到将来的日子,这位神圣教师的教训,将要借着天然的事物向他们重述,使他们的思想得以提高,使他们的心得着安息。MH 54.1
与耶稣一同作工的门徒,耶稣常给他们一点工夫,以致他们可以回家去休息,但是门徒却不能使耶稣离开他的工作。他终日为一般聚集在他面前的人服务,在晚上或清早,他就到山上清幽圣洁的地方与他的父相晤。MH 55.1
有很多时候,他与仇敌和当时拉比们的假教训抗争到一个精疲力乏的地步,以致他的母亲和弟兄,以及他的门徒,都以为他的生命恐怕要从此牺牲了。 然而到他一天劳碌完毕,去祈祷以后,回来时他们却看见他脸上显出和平的安泰的神态,他的全身都显示活泼有力的样子。每天早晨他是这样先与上帝亲近了一会儿就出来,将天上的光芒传布人间。MH 55.2